close

眼神經疲勞學說

 

眼神經疲勞學說是19世紀初由英國外科醫生布雷德(James Braid)提出的一個理論,他認為通過注視某一物體可以使人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這個狀態被稱為催眠。而眼神經疲勞學說認為,這種催眠狀態是由眼睛長時間注視某一物體引起的。

 

布雷德在一次演講中偶然聽到一位法國學者描述了一個叫做巴黎學派的醫學實驗,他們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時使用了一種叫做動物磁氣說的方法。布雷德對這個方法非常感興趣,並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

 

在研究中,布雷德發現通過讓人注視某一物體,可以使人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這個狀態被他稱為催眠。他開始使用這種方法進行麻醉和鎮痛,並成功地為手術病人提供了麻醉。

 

布雷德相信,這種催眠狀態是由眼睛的疲勞引起的。他認為,當人注視某一物體時,眼神經會疲勞,進而產生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這種狀態能夠使人進入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狀態,並能夠產生麻醉和鎮痛的效果。

 

布雷德將這種狀態稱為神經衰弱狀態,並開始將這種狀態應用到臨床醫學中。他逐漸發現,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如焦慮、抑鬱、失眠等等。

 

布雷德的理論和實踐被後來的醫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廣泛接受和研究。例如,法國醫生愛賽爾(Ambroise-Auguste Liébeault)和他的學生費泊(Frédéric-Auguste Liébeault)開始使用催眠治療患者,並建立了著名的南錫學派(Nancy School)。此外,西班牙醫生多明戈斯(José Gerónimo Hernández)也開始使用催眠治療患者。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催眠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治療方法,用於各種疾病和症狀的治療,包括疼痛、焦慮、抑鬱、失眠等。

 

然而,隨著麻醉和精神藥物的發展,催眠在醫學界逐漸失去了其地位。20世紀中期,催眠又被心理學界重新關注,成為研究人格、記憶、自我控制等領域的重要工具。在當代,催眠仍被用於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疼痛管理等領域。

 

儘管布雷德的理論和方法在現代催眠中已經被淘汰,但他作為催眠研究的先驅,對催眠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IMG_701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宇宙夢想家 的頭像
    宇宙夢想家

    宇宙夢想家的部落格

    宇宙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